译文
哪里背离了繁花似锦,迷失在芬芳中直至花丛深处。
时而独自飞舞,时而成对相遇。
为了远离伤害时刻提防着雀鸟,争夺时也不避开蜜蜂。
在桃花小径上往返穿梭,又沿着兰花小路相互跟随。
翠绿的叶间掩映着淡红花蕊,香气凝聚在蝴蝶粉嫩的翅膀上。
可以追寻它们穿过树影的踪迹,却难以找到它们在花间栖息的所在。
天色渐晚,它们依然飞舞得急促,春天将尽,舞姿却不显慵懒。
在西风中的旧池塘和馆舍旁,仍然能够采摘到芙蓉花。
注释
繁红:繁花。
桃蹊:桃树众多的地方。
慵:困倦,懒得动。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