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龊龊

韩愈 韩愈〔唐代〕

龊龊当世士,所忧在饥寒。
但见贱者悲,不闻贵者叹。
大贤事业异,远抱非俗观。
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
妖姬坐左右,柔指发哀弹。
酒肴虽日陈,感激宁为欢。
秋阴欺白日,泥潦不少干。
河堤决东郡,老弱随惊湍。
天意固有属,谁能诘其端。
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
排云叫阊阖,披腹呈琅玕。
致君岂无术?自进诚独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些卑琐自私的当代文士,他们所忧虑关心的只是与自己相关的功名利禄。
人们只见到贫贱的人的悲伤,却听不到富贵之人同情的叹息。
有高尚道德的人想着干一番独特的事业,他的抱负远大而不同于世俗的观念。
报效国家的心光明皎洁,经常因感伤世态艰难而涕泪纵横。
美丽的歌妓坐在左右两旁,柔软的手指下弹奏出凄清的乐曲。
虽然在我的面前每天都摆满了酒肴,但感慨激动怎能让我欢乐起来?
秋天的重阴遮蔽着白日,淤泥积水总是不干。
黄河决堤淹没了东郡,老人和小孩子都被急流和波涛卷走。
上天的意志是有一定原因的,但又有谁能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贞元十五年(799年)秋,此时韩愈在张建封幕下。此前,韩愈不得已而托身幕府,先到汴州董晋处,以董晋亡殁不得不离去而投奔徐州张建封。韩愈自视甚高,立志颇大,他本来寄希望于张建封,期待得到举荐而被大用,但二人志不相投,时有摩擦。贞元十五年七月,郑、滑发生水灾,人民死伤惨重。尽管二州不在徐州管辖范围内,作为徐州节度使的张建封,理应对国家和人民的灾难分担一分忧愁。但张建封不但没有对百姓表示怜悯之心,反而在国家遭遇灾难之时,在自己的领地置酒作乐,大开盛宴,大肆挥霍。韩愈对张建封的这种行径表示强烈的不满,于是写下了《龊龊》一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韩愈著,王基伦注析.韩愈诗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25-26
2、 孙昌武.韩愈诗文选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1版.8-9
3、 刘春 主编;吴征,杨亚刚 编著.韩愈.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年第1版.41-42

赏析

  这首诗前二句指出当世士不忧道而忧贫的怪现象,接下来两句通过“但见”与“不闻”的鲜明对比,深刻揭示了这种社会现象的荒谬与令人愤慨。随后,诗人以四句抒发自己高远的志向,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并非那等碌碌无为、胸无大志的当世士,而是怀有一颗炽热的报国之心,渴望建立“大贤事业”。然而,眼前却是笙歌宴舞、庸碌无为的现实,让诗人心中涌起深深的郁闷和无奈。

  在描绘“河堤决东郡,老弱随惊湍”的悲惨景象时,诗人以沉痛的笔触揭示了水患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令人痛心疾首。面对时光荏苒、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诗人不禁仰天长问:“天意固有属,谁能诘其端?”这种对命运的质疑,更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龊龊》一诗中,怜百姓之苦、抒报国之志、陈求荐之意三者以“河堤决东郡”为主要线索,先言俗士之志,次言“大贤”之事,末言自进之艰难,刻画出一个抱负远大而处境低微的有志之士的形象。全诗在写法上有意追模阮籍陈子昂等人的咏怀传统,写情叙事交错,内容十分密集,语气坚毅,铿锵有力。

韩愈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444篇诗文  175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阿房宫赋

杜牧 杜牧〔唐代〕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不知其 一作:不知乎;西东 一作:东西)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有不见者 一作:有不得见者)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塞下曲六首

李白 李白〔唐代〕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遣悲怀三首·其二

元稹 元稹〔唐代〕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身后意 一作:身后事)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