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缑山夜饮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石坛洗秋露,乔木拥苍烟。缑山七月笙鹤,曾此上宾天。为问云间嵩少,老眼无穷今古,夜乐几人传。宇宙一丘土,城郭又千年。
一襟风,一片月,酒尊前。王乔为汝轰饮,留看醉时颠。杳杳白云青嶂,荡荡银河碧落,长袖得回旋。举手谢浮世,我是饮中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露水很重,石坛像被水清洗过一样,高大的树木环绕在苍茫的雾气之中。缑山上曾有王子乔吹笙跨鹤在这里成仙。不禁要问,那云端之上的嵩山与少室山,历经沧桑,老眼阅尽古今,这夜晚的欢乐又能有几人传颂?浩渺宇宙之中人最终都会走向坟墓,城池更迭,转眼又是千年。
此刻,我衣襟飘飘,端着酒杯,沐浴着清风与明月。王子乔啊,愿为你痛饮,留下来看看我们喝醉了颠狂的样子。遥望那遥远朦胧的白云青山,银河横贯天空,仿佛能长袖一挥,在这广阔天地间自由回旋。我举起手,告别这浮华尘世,自称为酒中的仙人,逍遥自在。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元好问避兵河南时作。此时诗人生活动荡流离,家国危难,又值此漫漫长夜,酒入愁肠,忆今追往,不禁有无穷今古之叹。

参考资料:完善

1、 姚奠中主编.《元好问词评析》.商务印书馆.2016.10.第57-58页

赏析

  这首词上阕起笔轻触秋之画卷,秋色与秋景交织间,自有一股苍茫凉意。诗人独立高台,秋风拂面,远眺苍烟缭绕中挺立的古木参天,不自觉地涌上一种暮色高远的秋意来。援引“缑山七月笙鹤”之典,既映照了缑山仙境之美,撩拨起词人心底的游仙遐想,又寓含了世事沧桑、感慨万千的深意。“宇宙一丘土,城郭又千年”,此句巧妙构建了时间与空间的宏大对比,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的无奈,乱世之中,唯有喟叹今昔迥异,物是人非。

  下阕转而抒发诗人对古人高风亮节的无限敬仰,以一份超脱淡然的心态拥抱人生。效仿古人“一箪食,一瓢饮”的简朴生活,此处以“襟”量风,“片”载月,构思新奇,别具匠心。月下风前,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水调歌头·缑山夜饮》借道家传说,写人世变化之促,转写夜饮,寄托深远,“流露于不自知”。全词语言凝练而富形象性,写秋山夜景,栩栩如生,使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上阕写缑山的自然美景触动了词人的游仙之思,最后感慨空有豪情壮志,一腔抱负无法施展;下阕继续抒发诗人对古人的景仰,以一种洒落随分的心情对待人生。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925篇诗文  47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州子城晚望少室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河外青山展卧屏,并州孤客倚高城。
十年旧隐抛何处?一片伤心画不成。
谷口暮云知郑重,林梢残照故分明。
洛阳见说兵犹满,半夜悲歌意未平。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史馆夜直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形神自相语,咄诺汝来前。天公生汝何意,宁独有畸偏。万事粗疏潦倒,半世栖迟零落,甘受众人怜。许汜卧床下,赵壹倚门边。
五车书,都不博,一囊钱。长安自古歧路,难似上青天。鸡黍年年乡社,桃李家家春酒,平地有神仙。归去不归去,鼻孔欲谁穿。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重山·酒冷灯青夜不眠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酒冷灯青夜不眠。寸肠千缕、两相牵。鸳鸯秋雨半池莲。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天远雁翩翩。雁来人北去、远如天。安排心事待明年。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